人民网
人民网

遏制茶叶过度包装现象(大家谈)

2024-05-13 17:08:01 | 来源:新华社
小字号

第1 交换的日子2男子举报妻子出轨南京一高校领导

第2 韩国保姆答主楚云卿原创诗句「入选」诗经

第3 《妻子》在线观看免费韩剧如何丧得很愉快

第4 年轻的儿媳张译 张颂文

第5 善良的表妹银川爆炸事故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

第6 年轻的邻居白鹿每天六点自然醒

第7 年轻的女医生广州拟分路段分时段限行电动自行车

第8 兄弟的母亲雷佳音凭《人世间》获得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

第9 母亲3985大学《狂飙》

第10 善良的女友终于找到一款显脸小的帽子了

  近段时间,春茶陆续上市,其包装问题引起广泛关注。不久前,强制性国家标准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》第2号修改单发布,对茶叶的包装层数、禁用包材等作出新的限制。本期大家谈刊登3篇稿件,聚焦遏制过度包装的经验办法,助力建设节约型社会。

  ——编 者

  包装简化,设计优化

  莫 鑫

  茶叶兼具饮品、礼品属性,适度包装便于运输、保存,也能提升品位、促进销售。但若一味在包装上做文章,那就本末倒置、喧宾夺主了。

  各地茶叶大多没有明确规格和型号,茶叶品质优劣一眼难辨,有的企业便试图钻空子,通过繁复的包装吸引眼球,抬高产品价格。这种“以包装定价格”的歪风邪气,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,扰乱市场秩序,加剧恶性竞争。

  笔者在贵州、云南等产茶区走访调研发现,其实不少茶企也苦过度包装久矣。以国家标准为行业和企业树立“刚性指南”,有助于进一步遏制过度包装现象。当然,“减量化”“轻量化”不意味着“简陋化”,在简化的基础上优化设计,使包装与茶品相得益彰,才能助推茶产业和茶文化齐头并进。

  如今,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,消费者也越发重视产品品质本身,看重茶叶背后的文化价值。顺应消费新趋势,让包装层数更少、文化品位更高,茶香将会飘得更远。

  (作者为贵州石阡县枫香乡党委副书记)

  从重颜值转向重品质

  梁修明

  我国是茶叶大国,种植规模、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,有着悠久的茶历史、深厚的茶文化。种茶制茶、买茶饮茶,与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息息相关。

  现实中,不少消费者有过“剥洋葱式”的开盒体验:拆开纸盒,打开木质礼盒,再是绸缎、绒布内衬包裹着的印花陶瓷罐,罐中才是茶叶。这不禁让人疑惑,有多少钱是在为包装买单?包装虽精美却留之无用、弃之可惜,让人为难。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、环境污染,而且导致成本虚高,助长攀比的不良风气。

 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,80.7%的消费者反对商品过度包装。让茶叶包装“瘦身”,推动茶叶生产制作从重颜值向重品质转变,是消费者的普遍期待。加强刚性约束的同时,做好柔性引导,方能形成更加规范的市场秩序,养成更加节俭的消费习惯。

  (作者为深圳商报社记者)

  以“清茶”带“清风”

  张婧芸

  对于茶叶,有一种说法,即“喝的人不买,买的人不喝”。“人情”“面子”等观念是高价礼茶的重要推手。个别茶叶礼盒存在使用贵重材料、混装高价值商品等问题,助长了不正之风。

  豪华茶叶礼盒,不环保不实惠,还常常与违规收送茶礼、回收茶礼套现、违规公款采购等违法违纪问题连在一起,对此要保持防范警惕。茶叶虽小,却也是正风肃纪的抓手之一。在纪检监察工作中,我们把茶叶纳入日常监督重点,注重挖掘收集问题线索中茶礼销售、违规收送等相关证据,并顺藤摸瓜、严肃处理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前夕,我们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,加强对党员、干部的廉洁提醒。既紧扣关键节点也融入日常、抓在平时,既紧盯老问题、老现象也严防各种隐形变异的新动向、新表现,方能更好解决豪华茶礼背后可能存在的作风问题。

  茶性崇清,党风尚廉。一杯清茶,可以暖人心;一份茶礼,可能破底线。坚持风腐同查同治,让豪华茶礼背后的利益输送、权力寻租、权钱交易无处遁形,既有助于推动茶文化回归本源,也能以“清茶”涵养“清风正气”。

  (作者为重庆沙坪坝区纪委监委三级主任科员)

新华通讯社出品

(责编:牛镛、袁勃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各地各部门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| 鬼谷八荒正式版上线| 普京指责普里戈任\| 为推动全球发展注入中国动力
返回顶部